《纪念侯麦》海报中隐藏着戈达尔的密码,通过两项明显但又隐晦的信息来纪念这位导演。首先,《纪念侯麦》使用贝多芬的《克罗采奏鸣曲》作为背景音乐,这不仅是对戈达尔与侯麦之间友谊的一种回忆,也反映了戈达尔在电影中的角色,因为他参与制作并出现在这部短片中。相比之下,侯麦虽然不常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但却经常担任早期短片的主角,这可能是出于预算上的考虑。
在《引见》(也被称为“夏洛和牛排”)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节约手法得到了体现。这部影片最初由Guy de Ray挂名导演,现在看来这个名字可能也是侯麦的一个化名。这部影片拍摄于1951年,比当时其他人合作的《手册》早很多,这说明侯麦对拍摄电影有着深厚的热情。
然而,《纪念侯麦》有一段特别提及了《苏珊娜的故事》的场景,在这么短暂的一部纪念影片中,特意提到这一点,是不是想暗示男主角与侯麦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或者仅仅是为了提醒观众“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侯麦电影?
从短片本身就能看出,houma工作室基本美学。包括像《引见》,主要讲述一个男主角沃尔特向即将离开瑞士的夏洛介绍一位女孩克拉拉(后来戈达尔找到了安娜·卡里娜配音克拉拉)。这段故事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一本关于houma论著甚至以此为书名——“也许没有故事”。
houma善用雪地环境,将黑白色彩融入情节,不难想象,他可能让三个人都穿上没什么颜色的衣服,以衬托黑白画面的效果,就像他后来的解释一样——他认为这个故事更适合黑白画面,因此决定拍成黑白,并且为了突出黑白,让主要人物只穿上灰、黑、白色的衣服。
讽刺的是,《狮子星座》的宣传图正好利用了houma这种节约的手法,使得他的早期作品能够重新得到人们关注。在那时候,他已经被从《电影手册》彻底除名。但就在同一年,他推出了两部“道德系列”的短片,以及许多电视剧集。此刻,他开始与制片人施罗德长达18年的合作关系,同时因为进入电视行业而创作更多记录性质的小品。
在这些小品中,最值得注意的是houma负责的一些录像带,其中最著名的是那些以凯旋门为中心展开的情境描绘,让人以为它是一份关于瑞士星形广场纪录片,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精致的人物交往和空间使用细节编织出来的小说。大到对空间使用,小至对一个人眼神乃至概念活用的运用都是如此精心设计。而由于这是一个圆形广场,所以男子必然会遇到那个曾踩了他的女士,而他们必然会重逢,也确实如所料一般发生。这便是houma对于“故事”的根本基础——听起来跟好莱坞商业电影没有两样。
回到戈达尔制作的大型纪念影视作品,那么为什么他可能含蓄地以苏珊娜带出的houma的事业,那或许是因为从苏珊娜开始,“六个道德故事”似乎奠定了houama在电影史上的特殊位置:系列作品。作为作者论信徒,他们了解如何建立铁粉群体,用主题风格给观众建立起一种认同感,而这些都源自于作者策略:主题、风格由自己建立好,然后再进行累积,以达到铁粉群体的心理认同感。
不过,与其说它们是在试图催眠观众,还不如说正是在尝试为角色灌注演员生命,从而成为一种接近人类学式记录,即使是在巴黎这样的城市。爱情总是围绕着嫉妒展开,更准确地说,是回到引见这个源头:透过三角关系带出嫉妒以辩证爱情。在篇幅短小的作品中,这个金字塔结构简单明了,有时候三角也不一定同时存在,比如面包店里的女孩,她只有在另一个女孩缺席的情况下才出现,当缺席者回来时,她就会消失掉。这样的张力来自希区柯克,甚至有人将希区柯克的人物抉择提升到了哲学高度。一切外界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只要找到和谐秩序就能解决问题。而一切只是基于事先设定的和谐之内制造失衡,最终还是要返回那份初步设定的秩序之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