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如何打破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调音师影评
在6月11日上映的《金枝玉叶》和《甜蜜蜜》影展中,导演陈可辛分享了自己成长的故事,以及他对电影创作的看法。他谈到自己是因为父亲成为导演才开始接触电影,并且由于中文不太好,他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来写剧本。陈可辛自称是一个温暖写实主义的人,他相信通过作品改变外界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
谈及自己的公司Changin Pictures,陈可辛表示:“我前几天和杨紫琼聊天,她说很多对亚洲、对中国还很无知的观众,而且有很多刻板印象。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改变这些刻板印象,我们肯定不为了讨好他们。我觉得应该把中国的故事拍到全世界都要看,这是一个可以改变的事情,也使得我们真正生活面貌能表达出去。”
回顾自己成长经历,陈可辛提到他的父亲一直追求梦想,但没有成功。他的父亲曾不同意他做导演,因为这条路很难走。但是当年轻时期的一次机会让他决定坚持下来。尽管在高端影评人中口碑并不佳,但陈可辛认为这是因为他尝试将艺术与商业结合,使得作品既有深度又受欢迎。
关于自己的电影偏好,陈可辛表示:“我相信温暖写实主义,我也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好的所有经历,无论酸甜苦辣,都是我宝贵财富。”但这种风格常常被认为是商业上的妥协,因此他的口碑并不好。
谈及《金枝玉叶》,一个为张国荣量身定制的电影,陳柏林指出它是一部命题作文式作品,与其之前拍摄过的一些电影相比,它更接近香港社会现实。他还提到了拍摄过程中的挑战以及最终票房成绩,让他感觉“飘着”。
最后,陳柏林强调了泛亚洲计划对于推广真实、共情性的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他希望能够通过短剧形式讲述更复杂、细腻的情感,以流媒体时代为契机,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人物和故事。